地名标准化要同时做好地名文化保护

邓 辉

       地名是人类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套地理符号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人类利用地名来确定方位、划定范围、区别地物的性质、宣示地物的归属,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日常生产和生活。很难想象,如果地球表面没有了地名系统,人类社会可能会是一个怎样的混乱状况。

       地名是人类的创造,具有文化属性,同时也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

       所谓空间属性就是地名的区域差异。地名是地域文化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文化特色、方言差异,造成不同的区域地名文化系统。

       随手打开《中国地图册》,浏览不同地区的地名,可以明显看出地名的区域差异。广东潮汕地区,多见带“汕”“澳”“揭”“涌”“浦”“洲”的地名;西北山陕地区,多见带“塬”“梁”“峁”“砭”的地名如“魏家峁”“薛家峁”;河北北部、京、津平原地区,则有一类带“垡”(fá)的地名;云贵地区,则多带“坪”“坝”等。

潮汕地区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简称“粤东”。图片来源网络。

       地名的区域空间差异,主要是由各地的自然地理、文化地理的差异造成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貌类型、方言差别有关,反映了地名的空间属性。一般而言,随着地名行政等级的降低,尤其是在乡村一级的地名层面上,地名越接近当地人群的日常生活,越能反映出文化的地域特色。

       所谓时间属性,是指地名在时间轴上的变化,亦即地名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地名自其出现以来,就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新的地名不断被创造出来,旧的地名则不断演变和消亡。随着文化、语言、文字的变化,地名也在不断地变化。我们使用的现代地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新旧地名的混合体,是地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现代地名系统,既有新时期的创造,又有历史的演变和继承。现代地名系统中保存了不少历史上的古地名,成为宝贵的“地名化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具有数千年、数百年历史的“地名化石”,我们应该格外珍惜。

       地名从其性质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自然类地名主要是山川湖海的名称,人文类地名主要是省、市、县、乡、村的名称。自然类地名相对稳定,变化缓慢,不少古代的自然地名仍然在日常生活里使用,如古代“四渎”中的河、淮、济、江,“五岳”里的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华山等等,有的拥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与自然类地名相比,人文类地名的数量更多,但两千年前的地名至今仍然使用的,就比较少了,有几百年历史的人文类地名,保留下来的数量相对较多,还在继续使用。

       现代地名系统中的古地名,由于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故而其具有时代和区域的双重属性,反映了历史特色和地域特色。地名中特殊的字型和发音,实际上就是地名化石,是极其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格外珍惜和保护。

       地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现代民族国家加强国家意识,统一思想文化,加强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下,原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传统与特色正在迅速消亡。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重视地名的研究工作,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要摸清地名家底,分期分类,梳理脉络,本着“从俗”“从古”的原则加以保护,而不是让它们彻底消失在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程序里。

本文作者:邓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07-03  中国网)
首页    地名语论    地名标准化要同时做好地名文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