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齐国的得名

王 庆
 
       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分封了许多诸侯。师尚父吕望功劳卓著,被封于齐,立国于齐之营丘,这就是有名的“太公封齐”。后来的齐国国君从营丘迁都到了薄姑,不久又迁都到了后世所熟知的临淄。齐国是周初分封的东方大国,可以有权征伐其他有罪的诸侯,位置十分显要。春秋时五霸之首为齐桓公,战国时齐国为七雄之一。现在的山东省,号称齐鲁之邦,其很大一部分是原来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地。那么,齐国是如何得名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对于“齐”国的得名,司马迁的《史记·齐太公世家》没有提供有价值的说法,从叙述来看,应该在太公封齐之前就有了“齐”的称呼。现在,讲到齐地的得名,一般人士都喜欢援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说法:“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就是说,齐(繁体为“齊”)是个象形字,所象之形就是禾麦吐穗时期的整齐景象。许慎的说法为宋代徐锴的《说文系传》所发挥,徐锴解释说:“生而齐者,莫若禾麦也。
 
       二,地也。两旁在低处也。”这是说“齊”字的篆文字形中,下部的“二”象征土地,土地之上是三只麦穗的象形;这三只麦穗,中间的略高,两边略低一些的是生在低洼处的禾麦。后来的《说文》研究者大多承袭这种说法。不过,仔细想想,许慎和徐锴的说法也未必正确。
       齐”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多作“ ”,从字形来看,明显是“不整齐”的形象嘛!跟许慎解释作“禾麦吐穗上平”不同,现代有的人将“齐”的字形解作三只“长矛”的象形,或者“箭镞”之象形。这些都是从字形上做出的猜测,没有更多文献来佐证,不大可靠;仅仅通过字形的猜测来解说词义,大多言人人殊。
 
       有关“齐”国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是:“齐”之得名,源自“天齐渊”,也就是临淄城南的一处泉水;从文字学
上来说,“天齐”之齐,就是后来的“脐”字,齐与脐,两者是古今字。这处泉水之所以被命名为“天齐”,是因
为这里五泉并出,当地人认为这处泉水如同“天之肚脐”。如此一来,“齐”字篆文所取象的或许是“泉水并涌”之形(这多少会让人联想到后世济南“三泉并涌”的趵突泉)。
 
       下面我们举证一下古代文献中对“天齐”的解释。根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对于“天齐”,《史记集解》引用了汉代末期苏林的解释:“当天中央齐。”也就是说,齐国之所以被称为“齐”,是因为此地有对“天齐”的祭祀,这种祭祀由来已久,不知道起于何时,而所谓“天齐”就是天齐渊或天齐泉,这个地方被认为是正当天的中央——腹脐的位置。除了解释“齐”的得名之缘由,《史记·封禅书》还进一步解释了齐地的祭祀风俗:齐地祭祀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这八神各有祭祀的方所,分别是天齐、泰山梁父、东平陆监乡、三山、之罘、莱山、成山、琅邪,这些地方都在当时齐国境内。八神的第一位是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对于“天齐渊”,《史记索隐》引用了解道彪《齐记》中的说法:“临淄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这一说
法也得到后世学者的认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引到《地理风俗记》的说法:“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唐代《括地志》称天齐泉为天齐池,“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其者,以天齐也。’”班固《汉书·郊祀志》基本沿用了《史记·封禅书》的文字,唐代颜师古注《汉书》,也认同“天齐”这一说法:“临淄城南有天齐水,五泉并出,盖谓此也。”以上这些文献都认同“齐得名天齐泉”的说法。
 
       我们还注意到,“齐”字有一个义项就是“中也,中位”。宋代的《集韵》中说:“齐,一曰中也。”这应该是“齐”字造字本义“腹齐”的引申。《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与齐俱入,与汩偕出。”这里的“齐”就是后代的“脐”字,指的是水流的漩涡,类似于人的肚脐。清代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中说:“齐,物之中也。”《列子·黄帝》:“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张湛注:“斯,离也;齐,中也。”《尔雅·释地》中说:“岠州以南戴日为丹穴。”郭璞的《尔雅注》说:“岠,去也;齐,中也。”清臧镛堂撰《尔雅汉注》,引用了《太平御览》中的说法:“舍人曰,自中州以南日光所照故曰丹穴。”这就是说,齐州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是“中州”。 这似乎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中州通常指豫州不同,这应当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观念的不同所致。
 
       从以上的文献以及有关注释来看,将“齐”解释作“天之腹齐”要比解释作“禾麦吐穗整齐”要更加合理。将“齐”解释为天之腹齐,可能正是当时齐地人的一种观念或认识,也就是说,齐地人认为自己处于天地之中的位置,因为这里有天齐泉或称天齐池,正是天(地)之肚脐。现在的人可能认为,地处东海之滨的齐国竟有自称居于天地之中的说法,真是夜郎自大!不过,这种自感地处天地之中的观念或许是在太公封齐之前的东夷之人的想法。这种观念在现代我们或许觉得很可笑,可是在当时的人看来,或至少齐地的人认为,其国都临淄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是天之腹齐之所在。这种认为自己所处的地方就是大地的中心,或者说正当天之中央,便把自己的位置称为“大地的肚脐”或者“天之肚脐”的作法,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发生。在巴勒斯坦的传说中,雅各之(Fountain of Jacob)在夏至之时日中无影,是天地的中心,其附近的Gerizim山是大地的肚脐。在另一处记载中,耶路撒冷则被认为是大地的中心,被称为大地的肚脐。[1]
 
       这种自认为居于大地的肚脐,即天地之中的观念,或许源自远古时代人们的一种天地观念。有人觉得这种观念可能不是中国固有的,或许跟海外的某些观念有关系。考虑到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历来与海外的往还十分密切,这种说法或许也不是凿空之谈。饶宗颐就曾经谈到,先秦燕、齐一带的神仙思想和不死观念,或许跟古代印度的a-mrta(不死)观念有关[2]。那么,以天地之腹齐作为天下之中的观念,也有可能来自远古的齐地与烟涛微茫的海外频繁交流的结果。晋代高僧法显到印度求法,去的时候走的是陆路,归国时则选择从海路搭乘商船,不幸海上遇风,漂流至青州上岸。法显的遭遇可能是偶然,但这也能说明山东地区在古代跟遥远的西天或后来的西洋有过很密切的联系,这也激励着后世齐地的人们不畏风浪,勇闯天涯。这也是我们现在探讨齐地得名的一个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邦维,“都广之野”、“建木”以及“日中无影”,《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S2期。
[2]饶宗颐,《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 教授)
首页    地名语论    漫谈齐国的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