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摘要】正定县域,新石器中期就有人居住。周初鲜虞立国,定都于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村)。春秋战国时,鲜虞氏立中山国,于今正定县置新市、东垣邑。战国末置东垣县。秦沿袭之。汉初改东垣县为真定县。唐改真定县为中山县,后又复原名。至清初,真定县名不易,县治历为恒州、镇州、真定府、真定路、正定府治。清雍正元年(1723),因避世宗胤禛讳,改名正定县,治真定城。
 
关键词】中山 东垣 真定 正定 县域县治 源流考释
       
 
       正定县域,新石器中期就有人居住。《国语·郑语》载:周幽王八年(前774),“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鲜虞族名,始见于史乘。周平王元年(前770),鲜虞立国,定都于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村)。[1]
 
       鲜虞部族,属白狄一支。《国语·齐语》有载。《史记·匈奴列传》引[集解]云:西周时鲜虞部族分布在今陕北无定河和晋西。春秋中期始迁于滹沱河流域,进入今正定县境正式立国。前530年,晋国派大将荀吴率师先灭肥氏,再灭鼓氏,鲜虞国部落联盟瓦解,被迫臣服于晋。前506年,鲜虞氏乘晋国内乱及各国争霸,伺机建立中山国,国都由新市迁入今河北唐县中人(中山)。[2]《春秋左传·哀公六年》(前489):晋赵鞅率师伐鲜虞,鲜虞亡国,新市、东垣邑一带,归属晋国。
 
       《史记·赵世家》载:赵先侯十年(前414)“中山武公初立。”[3][索隐]按:“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州市),又在今正定县境内置东垣邑(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古城)、新市。由此可知,今正定县春秋战国时就有新市、东垣邑两城邑。
 
       前406年,魏灭中山国,《战国策·秦策》:“乐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即指此事。东垣邑、新市属魏。前380年,中山桓公恃齐复国,东垣邑、新市属中山国。前305年,赵攻中山,占据东垣4邑;5年后又占据新市。[1]10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灭赵,东垣邑、新市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改东垣邑为东垣县。后历有东垣县、真定县、正定县之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东垣邑。东,方位词,古人以日出方向为东。《书·禹贡》:“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诗经·石南·小星》:“嚖彼小星,三五在东。”释为此义。垣,矮墙。《尚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战国策·赵策一》:“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苦楚廧之。”皆释为此义。邑,城镇,大曰都,小曰邑。
《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先君新邑于此。”《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释为此义。东垣邑,当指位于中山国都之东的城邑。
 
       战国末,东垣邑实为县邑。
 
       其一,君主集权制的建立,为中山国实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前506年,鲜虞氏建立中山国后,已实行君主集权制政体。《战国策·中山策》《太平寰宇记·卷六二·定州下》均载:“中山武公之后复立,与六国并称王。”“中山与燕、赵为王。”中山王墓出土文物上四处刻有“王”字。这充分证明中山武公(前414—?)称王后,已实行君主集权制。春秋初,秦、晋、楚等大国,采邑制逐步由郡县制取代。楚国楚武王(前740—前690)时期,灭权国置为“春秋第一县”。春秋末,晋国已置郡,地位因处边远而低于县。战国时各国已在郡下,普遍设若干县,变城邑为县邑。“县”与“城”往往互称。[4]战国初,中山国君已与六国并称王。由此推断,中山国已实行郡县之制。
       
       其二,小农经济体制,为中山国推行郡县制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山立国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这已渐成学界共识。《战国策·中山》载:李庛云:“举士则民务名而不存本,朝贤则耕夫惰而战士懦,若不忘者,未之有也。”鲍注:“本,谓农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农夫惰于田则国贫也,国贫于内,而不忘者,未之有也。”说明以农为本,乃各国立国之要。平山中山王墓葬群,出土夔龙饰铜方壶铭文有:“赋敛平则庶民附。”附,富,互通。该墓群中出土不少铁钁、锛、锄、鎌、削等铁制生产工具;今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中晚期遗址,出土了钁、斧、削等铁制农具,还出土两堆炭化高粱。这足证中山国以农立国。战国时,分封采邑制,早已不适宜
这种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而代之以郡县制,成为必然。
 
       其三,先秦文献有载。《韩非子·难二》载:李克辅佐魏太子挚治理中山时,“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克曰:言语辨,听之说,不度于义者,谓之窕言。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子姑免矣。”[5]“窕言”,浮虚不实之言。李克含有责问苦陉令之意。苦陉,当为中山国(其时为魏之附庸国)政区地名。“苦陉”位于何处,难以稽考。大致在“井陉”边境一带。战国中山国,已置苦陉县,以县令治之。《战国策·中山策》:“中山君飨都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汉书·地理志》载:中山之地有望都县,战国时又名庆都。“都”,相当于郡。都大夫,仍是郡一级官员。这表明中山国以“都”为郡,郡有大夫。《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3]1471由此得知,战国之邑相当于县。中山国向赵国献“四邑”求和。四邑当为四县之地。战国时,中山国已普遍置郡、县。据《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考证:中山桓公复国后,疆域扩为“方五百里”,有城邑36个。据学者研究,主要有26个城邑,魏治中山县,已置县,战国时仍行郡县制。[6]中山国26个主要城邑,当为郡、县治所。
 
       其四,东垣古城遗址证实,“东垣邑”当为县邑。20世纪90年代初,今正定县古城村东、南,各有约5米高土台一处,为残存城墙。东、南城墙走向,尚依稀可辨。[1]7332004年以来,考古发现东垣(真定)古城遗址,呈不规划长方形,北城墙因地势原因两度转弯,城址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城墙基宽约20米,仅次于中山灵寿都城遗址。现已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环嵩山地区从东周至秦汉时期,有城邑113座,可分为5等,分别为1000万平方米;1000—500万平方米,500—100万平方米;100—5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以下。[7]500—100万平方米,当为大县一级的城邑。东垣邑古城址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属郡、县一级城邑无疑。东垣邑古城遗址,位于滹沱河南岸,自战国至唐代千余年,曾作为郡、国、州、县治所,几乎是今石家庄市一带的中心城市。
 
       其五,高平“宁寿令”戟,也佐证中山国战国时已置县。
 
       1992年山西高平县出土一件“寍寿令”戟,戈援长17.5厘米,胡长9.5厘米,阑高14厘米,内长11厘米。戈内刻铭文十七字,释文为:“十六年寍寿令佘思,上库吊[上部为工字](工币合文,工师)卓进、工固执齐。”该戈发现于该县“长平之战”古战场,为赵国兵器。学者考证:查赵国地名无宁寿,仅见宁葭、灵寿。二地均在今河北省石家庄西北向,相距较近。宁(寍 ),上古言为泥母,耕部;灵,上古音为来母,耕部。宁、灵同韵,且声母相近,相通假。故“寍(宁)寿”应作“灵寿”。[8]铭文中“十六年”为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作者认为:只有凭借原中山国都灵寿良好的铸造技术,赵才能在灭中山国13年时间内,在灵寿设立行政长官——令,并建立冶铸机构——库,从事兵器及钱币冶铸。宁寿令戟,在赵国已发现的兵器中属孤例。由此推测:赵沿袭了原中山国治政惯例。这也佐证,战国中山国已置县令,主要从事兵器及钱币冶铸。
 
       综上所述,前506年,鲜虞立中山国,国都由今正定迁于今唐县境内中人(中山)古城遗址处;又置东垣等邑,当为县邑。前380年,中山国桓公复国,疆域“方五百里”,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前296年终为赵灭。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灭赵,置东垣县。汉高祖三年(前204),析巨鹿郡之北境置恒山郡,治今河北元氏县故城村,东垣县属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改东垣县为真定县。
 
       真定。设置为县。当与刘邦平定陈豨叛乱有关。
 
       真,本性、真实。《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张衡《思玄赋》:“彼无合而何伤矣,患众伪之冒真。”皆释为此义。定,安定。《老子·三十七章》:“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亦引申为平定之义。真定,真正安定之意。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初多承袭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之后,大封宗亲诸子,一批跟随他征战沙场的异姓功臣,也被迫封王。汉高祖六年(前203)后,先后诛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陈豨,宛朐人(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人),汉高祖元年,他从宛朐领500人,追随刘邦加入关中的战斗有功,“至霸上,为侯,以游击将军别定代,已破臧荼,封豨为夏阳侯。”“以赵国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3]2045据《史记·韩信卢馆列传》载:有一次请假回家路经赵国,随从宾客有一千多辆车子,赵相周昌怀疑他有异心,密报刘邦。刘邦派人核查,发现陈豨有贪脏枉法事。陈豨很害怕,便暗中联络已投降匈奴的韩信王及其部将王黄、丘曼臣,以求外援。刘邦父亲去世后,派人送信给陈豨,他装病不去吊丧。于是与王黄等人勾结,自立为代王,举兵反叛。刘邦带兵讨伐陈豨,采取争取大多数,集中兵力攻击陈豨、王黄、丘曼臣叛乱首恶之策。依靠燕、赵当地将领,提拔重用赵地有用之才,终于击败陈豨军队。汉高祖十一年冬,汉兵击斩陈豨将侯敞、王黄于曲逆(今河北省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破豨将张春于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市),斩首万余。刘邦又派周勃入定太原、代地。[9]“十二月,上自击东垣,东垣不下,卒骂上;东垣降,卒骂者斩之,不骂者黥之。更命东垣为真定。”[3]2046汉高祖十二年冬,樊哙军卒追斩陈豨于灵丘(今河北省尉县东)。《太平寰宇记》:“高帝十年代相陈豨反,十一年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因改曰真定。”以“真正安定”之意名之。
 
       共和国《正定县志》载:“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真定国治于真定县治。”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废真定国,属常山郡。三国魏常山郡治此。隋开皇三年(583)废常山郡,真定县属恒州。废鲜虞郡,新市县属定州。隋大业元年(605),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城。常山县并入真定县(治移今正定镇)。新市县并入九门县。义宁元年(617),析九门县复置新市县,属九门郡。唐武德元年(618),废恒山郡置恒州(治石邑),真定县属之。改九门郡为观州,领新市县。武德四年(621),恒州治真定县治。武德五年(622),废新市县为新市镇入九门县。载初元年(689),真定县改为中山县,神龙元年(705),又复为真定县。后归属频改。
 
       隋唐两代,真定县,归属不定。当与唐开元、天宝年间,朝廷整顿政区地名有关。
 
       581年,杨坚当上皇帝后,接纳大臣杨尚希建议整顿郡县地名。隋开皇三年十二月(584)甲午,“罢天下诸郡。”[10]据考废除天下之郡617个、22个州。天宝元年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者及重名一百一十处。”[11]这一年全国有郡府362个,县17528个,乡16829个。[11]145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鼎盛,史称“开元盛世”,有条件改置州、郡。真定县随政区频变而归属,就难以避免。真定县改中山县,16年后又复原名,也属此种情况。唐至清,真定县名不易,县治历为恒州、镇州、真定府、真定路、正定府治。
 
       清雍正元年(1723),真定县因避世宗胤禛讳,改名正定县,治真定城。
 
       正定。由真定改称。清代中“真”“正”不互通,当以谐音改称。而避讳之事,《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避讳,仅限死者,生者并不严格。《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历代避讳遵循的原则。避讳,启于西周,定于秦汉,盛于唐宋,极于清代,民国才废止恶习。
 
       历代避讳地名,更是多不胜数。如西汉时,为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东汉应劭注《汉书》:汉光武帝祖父名良,改东郡寿良县为寿张县;河内郡隆虑县,应劭注:“避殇帝名,改曰林虑也。”三国吴孙权即位,为避其父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而宋代共有避讳地50例,仅次于唐代,占我国古代地名的20%。明代郭子章《郡县释名》认为:宋代凡郡县称义者,为避赵匡义讳,多改为“宜”;涉及到县级地名多达26个。如今四川原义宾改为宜宾,江苏原义兴改为宜兴,湖南原义章改为宜章,今广东原信义改为信宜等等。[12]
 
       清初因避世宗胤禛讳而改州、县名的,就有正定(原名真定县),正宁(原名真宁县)、正安(原名真安州)、正阳(原名真阳县)等。至于乡以下地名避“禛”讳,无数统计。由此可见,清代避讳之严酷。真定县改名正定县,不可避免。
 
       自此后,县名不改,县域略调,县治(北魏为常山郡治,后历为郡、县治)今址,归属随政区变更而随属。民国3年(1914)属保定道,民国17年(1928)直属河北省,民国27年(1938)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1960年属石家庄市。1961年复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6年终属石家庄市。[13]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气候湿润,有滹沱河、磁河、木刀沟等横贯县境、富农产,为粮棉高产县。工业有基础。交通便捷。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遗址;有新市城墙、东垣县城墙、真定城墙等遗址。名胜古迹有隆兴寺、广惠寺华塔、开元寺钟楼、天宁寺凌霄塔等。有仿古建筑“荣国府”“西游记游宫”等。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726-734今游人渐多,渐有繁兴景象。
 
参考文献
[1]正定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9.
[2](清)顾祖禹;贺次君等点校.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22.
[3](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61.
[4]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26-230.
[5](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359~369
[6]甄鹏圣.战国时期中山国商业经济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7]张雅雅.环嵩山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研究[J].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9.
[8]郭一峰,张广善.高平县出土“寕寿令戟”考[J].文物季刊,1992:(4)
[9](汉)班固撰.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51.
[10](唐)魏徵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837.
[1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4.
[12]华林甫.中国历史上的地名避讳[J].地名知识,1992:(2)
[1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作者单位: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 )
首页    地名研究    正定地名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