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绝街巷密

李正权
 
我手上有一本《四川省重庆市地名录》(重庆市地名领导小组编印,1984年12月),上面的几个数据足以让人惊叹。
 
       当时渝中区还叫市中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不含水域为9.33平方公里),不到如今渝中区的一半。在这样一块小小的地盘上,常住着46.72万人(不含流动人口),每平方公里竟然达5万余人!放眼全中国,放眼全世界,几乎都找不到人口密度这样高的城区。如果以街道计,当年的大阳沟街道辖区面积为0.19平方公里,却有20938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1万多人,平均每人只占有10平方米!就连号称世界人口密度第一的澳门,每平方公里也只有2万余人,澳门人口最密集的花王堂区,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0万人左右。人均占地10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除去道路、工商业和市政之类设施(偏偏当年大阳沟辖区的道路偏多且宽,而且有大阳沟菜市场等很多商场商店,还有五一电影院、重庆剧场、人民剧场、解放军剧院以及中央、省、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49个),平均每人可能只占有两三平方米,仅仅只够安放一张小床!那时,重庆城很少有超过5层楼的高楼,人口密度又这样高,说明市民的居住环境相当差。一家五六口人,往往只能住在十多个平方米的一间房子里。没有专门的厨房,煤球炉子往往就放在过道上。更没有厕所,要解手只有去公共厕所,公共厕所又少(大阳沟辖区当时好像只有四五个),每天早上打挤得很,甚至要排上半小时一小时。女人只好使用尿罐了。每天傍晚,一声“倒桶哟!”满街就弥漫起一股臭味来,久久不散。
 
 
       这样密集的人口,也造成了路、街、巷的密集,造成了地名的密集。9.33平方公里的市中区,共有路、街、巷489条,平均每平方公里52.41条。我们可以作个比较。如今渝中区面积已经扩大到23.71平方公里(不含水域为18.5平方公里),有路、街、巷419条(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原市中区的路、街、巷,比面积扩展了一倍的渝中区还要多16.71%。如果这样比还不太明确,我们再拿北京人口密度和地名密度都最高的西城区来比较,西城区地名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42个(尹钧科《浅谈区域地名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3期)。需要说明的是,地名密度中的地名不仅仅只是路、街、巷地名,还包括其他地名,比路、街、巷地名的范围更大。也就是说,即使是现在的渝中区,即使只以路、街、巷地名来计算,渝中区的地名密度也达到每平方公里22.85个,比北京西城区也要高出46.88%。
 
       如果以街道为单位来比较,当年的临江门街道,面积只有0.11平方公里,却有路、街、巷21条,平均每平方公里竟然高达190.91条!如果是正方形,一平方公里的边长为1000米。如果要在这正方形上画190条方格直线,相距10来米就得画一条,想想有多密!当年的千厮门、较场口、石板坡、西三街、望龙门等街道的路、街、巷也不少,平均每平方公里都有100条以上。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重庆城的地名密度就更大了。民国向楚《巴县志》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编印出版,书中 所列的《街道表》说明“据二十五年公安局公函”。虽然该表存在着不少明显的差错(可能是警方提供的材料本身就有这样的差错),但大体还是可信的。
 
       当时重庆市的辖区比后来的市中区小(不含李子坝、王家坡两个街道),竟然有495条路、街、巷。而且这495条路、街、巷中,至少有400条位于面积只有三四平方公里的老城(包括城里和城厢)。也就是说,老城当年的路、街、巷,竟然与如今的渝中区相当,而其面积却不足如今渝中区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像这样密度的路、街、巷,中国的城市没有,世界的城市也没有。
 
 
       重庆老城是重庆之母,重庆老城的地名密度如此之高,可谓一绝。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重庆“地势刚险,重屋累居”。
 
       首先,辖区面积是平面投影面积。重庆是山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其表面积往往大于平面投影面积。以临江门为例,出了城门,飞仙岩下是一个宽谷,到处都是坡坡坎坎,其表面积至少比平面投影面积多出50%。当年,那片谷地里竟然有几十条街巷。20世纪90年代全部拆迁改造,坡坡坎坎被推平,基本上就只有平面投影面积了,也就只能修建几幢高楼了。如今那几幢楼所在的地方,或者属于北区路,或者划归嘉陵江滨江路,其中间再也没有一条街巷。
 
       其次,由于受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能力的限制,重庆过去的房屋建筑体量大多较小。一是由于平地较少,难以大量修建像北京四合院那样体量的房屋。作为因工商业而兴起的大城市,重庆极少世家大族,也极少大家族,本来也不太需要大体量的房屋。如今留下来的,体量最大的房屋是湖广会馆。即使是这样的公共建筑,别说放在北京,就是与成都的一些私宅大院也没法比。二是木结构的房屋开间不可能太大,一般都是一丈二(四米),进深大多不过两丈(六七米)。这样的房屋之间要进行沟通,就要有相应的街巷,这样的街巷也不必太宽畅。旧时,重庆的大街往往只有五六米宽,重庆的小巷甚至宽不到一米,两人对面就可能撞倒一个。三是重庆坡坡坎坎多,难以推平,往往将就地形地貌修房建屋,很多住房因陋就简。诸如吊脚楼之类的房屋,当年就遍布两江四岸。
     
 
       因此,重庆的街巷大多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很少有笔直的。这样弯弯曲曲的街巷虽然也可能相互连接,但如果一个地名涵盖了过多连接的街巷,就很不好寻找。于是遇到连接处,特别是遇到岔路口,就要另取地名。四是街巷格局相当复杂,街巷就不可能太长。大多数街巷长不过两百来米,短则只有几十米。例如长8间、长9间,就只有八九个门面,每个门面4米,也就只有30多米长了。上述诸多原因造成了重庆的街巷特别短小又特别多,街巷地名也就多。
 
       再次,由于街巷太密太多,重庆又有了大地名。所谓大地名,就是指一大片街区的地名。按民政部的规定,这样的大地名叫区片地名。如果不加这样的地名,很多街巷就很难找到。区片地名中,既有以实体街巷地名为区片地名的,如大坪、上清寺就有大坪正街、上清寺路;又有没有实体地名的区片地名,如小什字、解放碑就没有叫小什字、解放碑的街巷。还有的区片地名原来有实体街巷地名,但那街巷及其地名却早已经消失,如七星岗、两路口原有的七星岗街、两路口街早已经消失。区片地名叠加在路、街、巷地名之上,又增加了地名的数量。
 
       最后,由于地形地貌和建筑的原因,重庆又形成其他城市没有的半边街、黑巷子之类特殊的街巷。所谓半边街,就是一侧为悬崖或城墙,只有半边有房屋的街巷。悬崖可能在街巷外侧,也可能在内侧。在外侧可以观山望景;在内侧则是面壁而居。这样的半边街只相当于平原城市的半条街,却占了一条街的地名。所谓黑巷子,就是房屋搭建在悬崖上,把整个街巷全部遮住,街巷道路从房屋中间或下面穿过,终日不见阳光。朝天门、东水门、临江门、黄沙溪都有过叫黑巷子的小巷。此外,重庆的很多街巷并不是一条线,甚至也不是一条曲线,而是几条线甚至是一片组成的,有的还形成了巷中巷、屋中巷的格局。这样,地名密度也就增加了。
 
 
       正因为路、街、巷的密度大,需要的地名多,重庆老城的地名一是重复的多,两三平方公里的地方,竟然有十几个重复地名。例如过去叫山王庙的、叫石门坎的、叫天灯街的,都各有好几处。二是派生的地名通名特别丰富。以街为例,就有正街、行街、前街、后街、背街、新街、老街、旧街、横街、上街、下街、河街、顺城街等等,甚至也有北方城市中常用的大街,但却没有与大街相对的小街。街本来就小,再叫小街就更难听了。
 
       路、街、巷太多,说明路、街、巷短小、狭窄。地名密度高,说明地名管理还相当原始。经过近二三十年来不断的旧城改造,重庆老城的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重庆老城的人口逐渐往近郊迁移,人口密度大大下降。以如今人口密度最高的南纪门街道(包括原来的储奇门和南纪门两个街道)为例,每平方公里为10.6万人(这一密度在全国、全世界都名列第一)。从整个渝中区来看,人口密度已经下降到每平方公里3.29万人。一方面人口密度降低,另一方面高楼大厦林立,市民居住环境早已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路、街、巷消失,同时造成一些地名消失,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回味那些消失的老地名,可能也会激起我们的一点乡愁吧?
 
 

中国地名编辑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页    地名百科    重庆一绝街巷密